骆家坝革命老区位于西乡县城西南45公里处,这里生态环境优良,红色文化厚重。是自陕入川的重要集镇和交通要隘,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。红四方面军“钟家沟会议”曾在这里召开,西乡县第一个党支部“阳雀湾”特别党支部曾在这里成立。近年来,骆家坝镇依托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和生态环境资源,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道路。
打造魅力古镇 发展特色产业
春日的骆家坝镇处处春意盎然、鸟语花香。远山云雾缭绕,路边茶园飘香。清澈的牧马河穿镇而过,几位老人悠闲地坐在美丽古镇的街边晒着暖阳。
沿着一条竹林小径拾级而上,记者一行来到了红四方面军钟家沟玄天观会议旧址。旧址内珍藏着许多当年红军使用过的物品,栩栩如生的雕塑记录着当年轰轰烈烈的革命故事。
近年来,骆家坝镇依托当地绿水青山、红色资源、历史文化三大独特优势,采取“走出去+引进来”的模式,大力构建文旅融合新业态,打造魅力古镇,发展特色产业,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。
继成功创建“省级生态镇”“省级旅游特色名镇”“省级文化旅游名镇”,骆家坝镇于2019年12月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如今,骆家坝景区已经成为省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,每到周末或节假日,这里游人如织,红色文化旅游项目成为热点。
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老区发生巨变
镇上还先后投资4722.1万元,实施惠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,目前已实现社区、村组的道路、电力、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,老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。
依托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和生态环境资源,全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茶叶产业,截至2021年11月底,全镇6个村共有茶园面积17949.5亩,其中可采摘面积16759亩,总产量1108.75吨,产值18162.03万元;其中名优茶产量17.05吨,产值778.5万元,大宗茶1091.7吨,产值17383.53万元。全镇有茶叶加工厂9家,省级龙头企业一家。可带动全镇2350户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。雷竹、中蜂、黑木耳、油用牡丹、中药材等基地的建设,彰显了生态农业特色,集体经济得到不断壮大。
“在发展的同时,我们非常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。”骆家坝镇镇长杨振浩介绍说,镇上始终坚持生态优先,认真贯彻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全面落实河长制、林长制和长江流域“十年禁捕”,全力守护好米仓山、牧马河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功能区。加强水源地保护,切实减少农业面源污染,要让骆家坝的山更绿、水更清、天更蓝。在传承红色文化的同时,持续推进绿色发展,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,拓展“绿水青山”和“金山银山”双向转化通道,努力把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。
骆家坝镇连年受到省、市、县的表彰。2009年荣获“西乡县文明乡镇”和“西乡县五好乡镇党委”称号;2010年,荣获西乡县“平安建设先进乡镇”“茶叶发展先进乡镇”;2011年被汉中市政府命名为“市级生态镇”, 2012年成功创建为“省级生态镇”,2013年被市政府确定为市级重点镇,2014年成功创建省级旅游特色名镇,2016年6月被命名为省级文化旅游名镇,2019年12月被省旅游局授予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
文/图 本报记者 陈卫平
生态环境下一篇 瑞幸“杀死”瑞幸 卷土归来